GBT23446-2009《喷涂聚脲防水涂料》里面教导了聚脲防水材料的相关性能。
别的国标,我不清楚来历。但,这个国标,我非常清楚,都是参编企业根据易得低价原料,自己现有的产品,测出来什么样,标准就规定什么样的技术指标。
至于满足上述标准的产品,是否是最恰当的防水材,那可未必
关于聚脲防水材,怎么来研究性能,本文希望与防水材料爱好者探讨。
1. 在防水材耐温、耐碱性能满足的情况下,应以软弹为开发目标。
简单地举例来说,-18℃,各项性能,满足现有的国标II型,是一个研发模型。
追求高强度,例如25MPa, 对防水来说,不光毫无意义而且有害。这种高模量产品,自身收缩就非常剧烈,在低温,只会更快开裂。
2. 在防水材耐温性能不足的情况下,应以耐温为首要目标
天冬材料,耐温不足,就不能追求软弹,而是把耐温做为第一目标。
耐碱性不足,在水泥表面使用,碱会加速涂膜水解。因而,不顾耐碱性,追求软弹,变得舍本逐末。
天冬和部分单组分聚脲,耐碱性解决掉,才能投放市场。
